&esp;&esp;秦政拿过剧本翻了翻:
&esp;&esp;“导演在最后加了几场戏,是想暗示观众画家没死吗?”
&esp;&esp;扶苏凑过去看了一眼:
&esp;&esp;“我觉得,应该是想丰富一下画家的人设。顺便引导一下观众,避免剧组被画家的粉丝冲烂。”
&esp;&esp;白月光画家惨死,死完再洗白告诉你其实他是个好人,粉丝不气死才怪。
&esp;&esp;但是这还没完,剧情里还跟你说画家是个幕后黑手。他即便温柔美好,却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,把所有人耍得团团转。
&esp;&esp;粉丝会接受吗?根本接受不了。
&esp;&esp;这么聪明的人以身设局,你说他会翻车被警方抓住,粉丝不会信的。后头他还要被反派的人找机会灭口,他难道不会猜到这一出,提前安排后手吗?
&esp;&esp;如果画家是个高智商大佬,那他就不应该暴露,也不应该死亡。逻辑上说不过去,观众的内心也不能接受。
&esp;&esp;那还不如直接通过镜头告诉大家,从暴露到死亡都是画家一手策划的,画家早就预料到了这些。
&esp;&esp;暴露自己是为了引出大反派这个藏了很久的boss,让警方知道还有这么个人。
&esp;&esp;死亡是为了引起警方的怀疑,因为如果画家真的是个坏人,反派阵营没必要把他这个反派的亲儿子给杀了。
&esp;&esp;哪怕担忧他会暴露很多内情,那些人也不敢直接就把自家小少爷干掉,除非这个小少爷身上还有别的秘密。
&esp;&esp;而且重要的证人兼嫌疑人死亡,警方肯定要在他身上下更多的功夫。争分夺秒地把家里可能留存的证据全部找出来,越晚越有可能被销毁。
&esp;&esp;然后顺理成章地挖出画家的真相。
&esp;&esp;最后警方会达成逻辑自洽:画家不是反派的人,他和反派作对。所以反派才要杀了他灭口,即便他是自己的亲儿子。
&esp;&esp;秦政点评:
&esp;&esp;“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,画家并没有厌世或者不想活的倾向,他为什么要放任自己死亡?”
&esp;&esp;他完全可以不死,只是让自己受个重伤。或者被抓的第一时间就配合警方调查他父亲,这样就可以保住性命和名声。
&esp;&esp;唯一的解释是,他死了之后可以让反派放松警惕,更好一锅端。
&esp;&esp;但,画家他为什么想死呢?
&esp;&esp;秦政还道:
&esp;&esp;“他和哥哥相依为命,就算他自己想死,他哥哥也不会让他死的。”
&esp;&esp;结果却是哥哥配合他完成了所有的计划,杀手其实是哥哥帮他找来的,根本不是反派在杀人灭口。
&esp;&esp;不过反派不知道,以为自己的手下不认识自己儿子。见一个无辜的人被当成幕后黑手抓走了,就干脆把这人杀了,来个死无对证。
&esp;&esp;虽然这么做很明显,会让警方意识到自己可能抓错了人。可这有什么关系呢?警方没有别的线索追查过来了,要么放任它成为悬案,要么选择就这样结案。
&esp;&esp;扶苏笑了笑:
&esp;&esp;“所以导演最后揭露了死亡也是画家的安排,然后让哥哥扫完墓之后直接出国去,这样随便观众怎么解释。他们是觉得画家就是不想活了、彻底死亡了也好,还是认为画家假死、现在正在国外等哥哥团聚也罢。看他们心情,自己选自己喜欢的答案。”
&esp;&esp;这相当于一种另类的开放式结局了。
&esp;&esp;既保留了“死亡的白月光”这个导演和编剧想要的效果,又给了可能会发疯给节目组寄刀片的观众一个慰藉,安抚住了他们让他们别揪着导演骂。
&esp;&esp;很奸诈。
&esp;&esp;扶苏还说:
&esp;&esp;“如果我是编剧,我就让哥哥和弟弟都是一个人演的。对外说是双胞胎,其实就是一个人,再耍大家一回。”
&esp;&esp;秦政:……
&esp;&esp;原本的剧情就已经够气人了,你还想再骗一回人,你这样下去是会没有信誉度可言的。
&esp;&esp;父子俩在小半个月后杀青,离开了剧组。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快到十月份了,之前那部网剧开播前的宣传已经到了尾声。
&esp;&esp;第二版预告片里,万众期待的秦始皇终于露了个脸。
&esp;&esp;还有人记得这位秦始皇的
海棠情欲